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。9月3日,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紀念大會和閱兵儀式,彰顯了對國家記憶的錨定與對民族復興的期盼。
80年前,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,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,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。這場偉大勝利,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,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,開啟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。
9月3日,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。這是反艦導彈方隊接受檢閱。據新華社
歷史啟示:偉大勝利的深刻意義
抗日戰爭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國對抗帝國主義強國的正義之戰。在這場事關民族存亡的戰爭中,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,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。
抗日戰爭,這場艱苦卓絕的偉大斗爭孕育了偉大抗戰精神:天下興亡、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,視死如歸、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,不畏強暴、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,百折不撓、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。
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,不僅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,也是世界發展的重大轉折點。中國戰場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,開始時間最早、持續時間最長、付出代價最大。
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,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。這一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,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。
珍愛和平:中國的責任與擔當
經歷過戰爭苦難的中國人民更加懂得和平的可貴與來之不易。歷史既能激發情感的力量,也能賦予理性的思考。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,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,和平如同陽光雨露,需要國際社會共同維護;發展猶如同舟共濟,需要各國人民攜手努力。
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、全球發展的貢獻者、國際秩序的維護者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,既是基于自身歷史遭遇的必然選擇,也是面向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。
從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從加入聯合國到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,中國始終高舉和平、發展、合作、共贏的旗幟。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,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,又通過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和平。
從勝利走向勝利:民族復興的征程
從抗戰勝利到新中國成立,從改革開放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。今天,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、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。
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,從積貧積弱到全面小康,中國的發展奇跡正是抗戰精神在和平時期的生動體現。“兩彈一星”的自主研發、改革開放的勇毅前行、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……無不是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當代延續。
歷史長河奔涌向前,民族復興勢不可擋。從抗戰勝利到民族復興,從保衛國土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,中國人民紀念勝利不是為了延續仇恨,而是帶著歷史啟示走向更多新勝利。(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黃登明)